阿摩司书第3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【摩三1】「以色列人哪,你们全家是我从埃及地领上来的,当听耶和华攻击你们的话:」

【摩三2】「在地上万族中,我只认识你们;因此,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。」

  • 「你们全家」(1节)指以色列十二支派,包括南北两国。神管教百姓的原因,是因为「在地上万族中,我只认识你们;因此,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」(2节)。神不但要追讨不公不义的罪,也要追讨背弃圣约的罪(申二十八15-68)。
  • 「只认识你们」(2节),意思是神拣选以色列人「作祭司的国度,为圣洁的国民」(出十九6),与百姓之间有特殊的立约关系。
  • 今天,我们和以色列人一样是被神「认识」的百姓,但这特殊的恩典却不允许被滥用;信徒并没有免受审判的特权,而是恩典越大、责任也越大,「因为多给谁,就向谁多取;多托谁,就向谁多要」(路十二48)。但并不是说人不被神「认识」,就不必受审判,「因为时候到了,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。若是先从我们起首,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」(彼前四17)?

【摩三3】「二人若不同心,岂能同行呢?」

【摩三4】「狮子若非抓食,岂能在林中咆哮呢?少壮狮子若无所得,岂能从洞中发声呢?」

【摩三5】「若没有机槛,雀鸟岂能陷在网罗里呢?网罗若无所得,岂能从地上翻起呢?」

【摩三6】「城中若吹角,百姓岂不惊恐呢?灾祸若临到一城,岂非耶和华所降的吗?」

【摩三7】「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,就一无所行。」

【摩三8】「狮子吼叫,谁不惧怕呢?主耶和华发命,谁能不说预言呢?」

  • 「二人若不同心,岂能同行呢」(3节),原文是「二人若不约定,岂能同行呢」(英文ESV、NASB、KJV译本)。在古代荒僻的山地里,路人稀少,若有二人同行,必定是早已约定好的。
  • 4-6节借着当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果关系,指出先知的信息是由神而来,「主耶和华发命,谁能不说预言呢」(8节)。因此,百姓应当好好思想先知所宣告的审判(7-8节),而不是掩耳盗铃地吩咐先知「不要说预言」(二12)。
  • 神总是先借着先知警告百姓,然后才降下惩罚。神在降灾给埃及之前,先通过摩西警告法老;而在北国灭亡之前,神也反复通过「祂的仆人众先知」(7节)发出了充分的预言和劝告,因此,百姓在管教面前无可推诿。

【摩三9】「要在亚实突的宫殿中和埃及地的宫殿里传扬说:你们要聚集在撒马利亚的山上,就看见城中有何等大的扰乱与欺压的事。」

【摩三10】「那些以强暴抢夺财物、积蓄在自己家中的人不知道行正直的事。这是耶和华说的。」

【摩三11】「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:敌人必来围攻这地,使你的势力衰微,抢掠你的家宅。」

【摩三12】「耶和华如此说:『牧人怎样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,住撒马利亚的以色列人躺卧在床角上或铺绣花毯的榻上,他们得救也不过如此。』」

  • 非利士五城之一「亚实突」(9节)和「埃及」(9节)是外邦人的代表,「撒马利亚」(9节)是北国的首都。 外邦人被召集到撒马利亚周围的群山,来观看「城中有何等大的扰乱与欺压的事」(9节),表明选民不但和外邦人一样全然败坏,而且犯罪程度已经超过了外邦人,「不知道行正直的事」(10节),结局必然是被管教(11节)。
  • 「敌人必来围攻这地」(11节),是预言三十多年以后,亚述王围攻撒马利亚三年,最后「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」(王下十七6)。神要借着仇敌的围攻「阻挡骄傲的人」(雅四6),洁净这地的「扰乱、欺压」(9节)与「强暴」(10节)。
  • 古代的牧人「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」(12节),是为了向主人证明羊确实被野兽所吃,所以不必赔偿(出二十二12-13)。「躺卧在床角上或铺绣花毯的榻上」(12节),可能指北国的权贵将失去财富,只剩下床的一角或毯子的一端(英文ESV、NASB译本),空留残破的回忆。「抢回」(12节)与「得救」(12节)原文是同一个字,比喻北国被敌人围攻时,「得救」的余数很少。
上图:撒马利亚周围的群山。

上图:撒马利亚周围的群山。

【摩三13】「主耶和华——万军之神说:当听这话,警戒雅各家。」

【摩三14】「我讨以色列罪的日子,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;坛角必被砍下,坠落于地。」

【摩三15】「我要拆毁过冬和过夏的房屋。象牙的房屋也必毁灭;高大的房屋都归无有。这是耶和华说的。」

  • 「警戒」(13节)原文是「作证」,是法庭上提出控诉的术语。虽然神在北国的灭亡临近之前向百姓发出指控、警戒,百姓却充耳不闻,所以完全是「自取败坏」(何十三9)。
  • 南北国分裂以后,耶罗波安一世在伯特利设立金牛犊代替神(王上十二28-29),使北国陷在罪里两百多年而不能自拔。百姓既不能专心爱神,也就不能「爱人如己」(利十九18)、施行社会公义,社会和道德问题自然无法根除。因此,神不但要像追讨外邦人一样追讨以色列的不公不义,「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」(14节),除掉金牛犊,才能让百姓彻底回转。「讨」原文就是「追讨」(2节)。
  • 「祭坛的角」(王上一50;二28)是避难的地方,「坛角」(14节)被砍下,比喻百姓在神的审判之下,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藏。
  • 「过冬和过夏的房屋」(15节),可能指北国的权贵夏天住在凉爽的撒马利亚山地,冬天住在温暖的耶斯列平原。「象牙的房屋」(15节)镶嵌着各种进口的象牙饰品。这些都代表北国所看重倚赖、引以为豪的经济繁荣和奢华生活,将来却要被神全然「拆毁」(15节),然后才能「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,堵住其中的破口,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,重新修造,像古时一样」(九11)。
  • 今天,信徒在神以外所看重、所倚靠、所追求的,无论是属世的「高大房屋」(15节),还是外表属灵的「伯特利祭坛」(14节),都要被神彻底「拆毁」,才能得以「重新修造」。《列王纪》的历史表明,这是人能「专心顺从耶和华」(王上十一6)的唯一道路;而任何心怀二意的折衷、修补、掺杂,最终都会重归败坏。
上图:考古学家在撒马利亚遗址发现了几百片主前9-8世纪的象牙物品碎片。亚哈的象牙宫里可能有大量的象牙装饰品,包括腓尼基和埃及的艺术风格。当时的象牙是从亚兰进口。

上图:考古学家在撒马利亚遗址发现了几百片主前9-8世纪的象牙物品碎片。亚哈的象牙宫里可能有大量的象牙装饰品,包括腓尼基和埃及的艺术风格。当时的象牙是从亚兰进口。




来源:https://cmcbiblereading.org/

 






上一篇:阿摩司书第2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下一篇:阿摩司书第4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点我,加官微,防失联